即事漫述四首 其二 (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战乱中的经历和心情,以及他对未来的展望。我们来逐句分析:

1. “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意思是经过了多次战斗,深秋还没结束战斗就停了,但冬天还没有结束,军队还在继续南征。这里强调了战争的持久和复杂。

2.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表面上说自己的诚意虽然微薄,无法改变天意,但性格怪僻,常常违背世俗情理。实际上,这表达了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结果并不理想,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不随波逐流的性格。

3.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作者用“烟水沧江”的宁静和“风云溟海”的激烈,来隐喻自己的心境和外在环境。鹤象征着高洁,龙则代表勇猛,表达了他内心既有向往宁静和平的心态,也有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斗志。

4.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作者想象将来如果能去拜访陶渊明(陶元亮),他现在所住的“五柳新居”就位于赤城。这里的“陶元亮”代指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将领在战乱中的经历和心境,传达了即使历经艰难困苦,仍然保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