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比部

风尘漂泊海东方,翘首金茎路渺茫。
青社赐环栖傲吏,白云题柱忆仙郎。
赋才合迩西山色,谳奏能消六月霜。
不分清曹多燕暇,几时握手近含香。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寄给好友高比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我们逐句分析:

1. “风尘漂泊海东方”:诗人自比风尘中的游子,漂泊在东海岸边,象征着自己身处的艰难环境。这反映了诗人身处困境,但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2. “翘首金茎路渺茫”:诗人抬头望向那金光大道,但路途渺茫。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期待,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对达成目标的道路感到迷茫。
3. “青社赐环栖傲吏”:这句诗赞美了友人高比部的高傲独立品格,仿佛是在青社得到赐环,得以栖息其中。诗人在此向友人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4. “白云题柱忆仙郎”:这里用白云和题柱作为象征,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白云般绵长不断,同时也在回忆那个如仙郎一般的友人。这是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赞美。
5. “赋才合迩西山色”:这句诗赞美了友人的才华,认为他的才华可以与西山的景色相匹配。这是对友人才能的肯定和赞美。
6. “谳奏能消六月霜”:这里用“六月霜”来比喻困难和挑战,表达友人有能力消除这些困难,有着坚韧不屈的斗志和才能。
7. “不分清曹多燕暇”:这句诗似乎在表达尽管公务繁忙,但仍有很多闲暇时间。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些闲暇时光。
8. “几时握手近含香”: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亲自与友人握手,近距离感受他的香气(这里可以理解为友人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对友人才华和品格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诗人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自己的精神风貌和对友人的深深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