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孜

闻八禽言(壬辰途中作八首) 其四

缫丝,缫丝,声声空自闻。
无蚕无桑亦无柘,几载蚕妇閒青春。
大桑大柘供寨木,小桑小柘撨为薪。
鸣呼有声声劝谁,不如缄口深山深。

寓兴(甲午五月厄途中作)

指繁食众苦在陈,兀坐无言眼相对。
谁家有粟其肯输,谁家有金其肯贷。
怪彼不耕食有馀,不蚕而衣纵其爱。
君子道穷厄此时,寂坐山中谁盼睐。
何如乱世一身轻,甘向山中采薇菜。
介然有守俗不移,所谓固穷在我辈。
佃家圭撮访秋收,儿女啼饥那忍奈。
呼童相与急取回,途忧军旅寻舟载。
渔翁少室索价高,十千载得四布袋。
欣然泊岸日衔山,忽尔风云生昼晦。
山庵尚远苦无人,仆愁索去心生悖。
嗟我自负任重难,扑摗山溪行复退。
也须弩力徐徐行,汗雨如流生感慨。
当年父母过爱怜,今日无能徒后悔。
夜深到家气力微,坐久方能言大槩。
不堪双足筋骨疼,皮破两肩痛连背。
儿曹悟此当自警,读书还可学耕耒。
辛苦不怨望太平,官清苏民乐昭代。
方今天子圣明君,雨顺风调归鼎鼐。
今年莫似去年乾,夜雨田畴又滂沛。

述意

乱后萧条笔砚荒,十年经历几风霜。
尚思霄汉高攀桂,且向田园漫种桑。
万古斯文难泯灭,一时世态自炎凉。
尘沙浩浩迷天地,忍见彝伦失纪纲。

归途会故人

乱后重逢喜可知,丹心难改鬓毛丝。
相亲槃水秋风日,细话钱塘夜雨时。
献策君犹期上国,种葩吾已满东篱。
平生曾有青云志,回首难为薄务移。

从军怨①

天星动荡东方白,人语喧喧沸邻壁。
男子从军妾亦行,急急官期迟不得。
妾身本是田家妻,何曾道路行东西。
一朝不忍弃乡井,足未出户先悽悽。
小郎牵衣大郎泣,邻舍送行相聚立。
翻思骨肉团栾时,情好那知有今日。
苍天为惨云为愁,公姑大哭不可留。
生儿纳妇望身后,百年骨朽知谁收。
庭前花发年年枝,此身此去无归时。
苦最苦兮悲最悲,从军千里远别离。

偶成(乙未流困疾中作)

社日病作不饮酒,转眼半月清明来。
可怜我疾犹未愈,何时许我衔酒杯。
去年三月苦逃窜,忍饥白昼眠山隈。
逼暮回归息焦土,老幼号泣相惊猜。
夜半炊饭食不饱,携家清晓登崔嵬。
一月之内凡几迁,父兮弃背成土堆。
号天躄踊无复见,使我心膂痛欲摧。
东逃西遁不可居,山庵寂寞岁晚回。
一年无复看松楸,处处高冢皆蒿莱。
有酒不浇坟上土,何由蝴蝶飞纸灰。
世殊时异犹未已,何时拜扫罗樽罍。
不堪抱疾久不愈,抚掌长叹良可哀。
旦夕苦我眠不得,片云头黑雨相催。
伏枕忍痛成长歌,力疾起读仍徘徊。
一天风雨来何时,使我眼底清尘埃。
山中笋蕨还可采,山中有糯篘新醅。
何时得遂勿药喜,举杯笑饮愁颜开。

送人从军①

菊花开后早梅前,记别城头各惘然。
夜尽群鸦声戒晓,路难五岭翠摩天。
忘怀军旅从移戍,奋志人生在少年。
只恐白云亲舍远,时将安问与邮传。

双燕飞词①

双燕飞,双燕飞,二月春风来,八月秋风归。
人间茅茨与华屋,年年任尔相栖依。
主人恩多重如此,汝亦年年不忘主。
何期一旦遭乱离,兵火村村废庭宇。
营巢梁栋皆成空,主人无家汝亦同。
旧时呢喃好堂户,满地芳草烟濛濛。
双燕飞,双燕飞,语若悲,语莫悲。
主人倘亦得居泊,汝再衔泥来柴扉。

题友人秋试闱手卷(时始抵家) 其一

拂尘知景忆当年,多士明经望贡元。
野渡横舟知有待,主人送客叹无言。
悠悠别思还堪想,耿耿文章孰不怜。
吾道难磨时事异,乱离得有画图传。

仲春苦雪

旅邸寥寥鬓易华,东风吹雪妒贫家。
堆成尘世人间玉,落尽琼林天上花。
愁况每因诗兴减,寒威偏向客情加。
那堪雪后还飞雨,何日开晴验晚霞。

五有吟(丙申寓浮梁潘村作 有序)

先生家有一张琴,弦歌曾鼓缁惟林。
远来渔火拿舟听,悠悠千载传至今。
风急天高穷猿啸,月明海底苍龙吟。
浮云飞絮不到处,高山流水声难寻。
吁嗟子期今已矣,弦间指下空留心。
惟有渊明得真趣,无弦曾不求知音。
先生家有三尺剑,风胡欧冶精煅炼。
自是次山金铁英,铸出锋芒光掣电。
夜夜紫气横斗牛,刚亦不吐柔不咽。
弹铗可簇天下车,伐敌可息天下战。
云胡韬晦入匣中,不为苍生救时变。
慎勿见水化为龙,起舞有德待天眷。
先生家有千年镜,光莹隐隐中盘龙。
万里晴天悬皎月,一团秋水生芙蓉。
频看勋业频拂拭,门阖不遣尘埃蒙。
孤光一发见肝胆,区区岂独能照容。
更解鉴今复鉴古,𡟎妍邪正填心胸。
兴亡治乱道不得,何时进入蓬莱宫。
先生家有千丈松,昂霄耸壑如苍龙。
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
四时不改青青色,笑傲霜雪排严冬。
劲节自守君子操,虚名宁受大夫封。
丝苓不为世所采,栋梁当为时所崇。
剪伐岂是大早计,大材瓠落难为容。
先生家有一顷田,洞洞属属承世传。
不忧水旱不种谷,东阡西陌常丰熟。
以笔为耒以舌耕,长年何劳耕牛犊。
由来经训是菑畬,插架何啻三万轴。
取之无禁用无竭,个中自有千钟粟。
时乎时乎何异然,顿使广文忧不足。

过太阳埠(时吴王即位三年)

偶过太阳埠,数家溪岸边。
桥通沽酒市,人聚卖鱼舡。
布米夷相易,军民杂不喧。
番江好风景,渐似太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