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四

野旷路萦纡,山转林断续。
长歌者谁子,隔溪闻伐木。

题飞泉四首 其一

下马碧山阿,散坐清溪滨。
遐观千古上,地下人已陈。
引手弄清湲,与君怀抱均。
安能被炎污,日与簿书亲。

酬同年谈君(宪章)惠笔

吴筒细剪南山竹,韩颖精收东郭㕙。
多谢故人有佳贶,兴来挥断楚江云。

鸬鹚滩失缆

鸬鹚滩头浪花白,百丈拿舟上不得。中流一断去如飞,骨肉相看俱失色。

舟师借问是何人,开头转舵如有神。大呼一声上滩去,烟树微茫收近津。

昨日舟中读群史,宋元末路正如此。得人失人势转殊,天北天南恨未已。

我今全家出颠危,痛定思痛翻成悲。便欲作书献天子,云深山高白日迟。

过桃源有怀避秦诸君子

知君原不是神仙,避地偶寻山水偏。
世去只闻秦用法,客来方识晋编年。
桑麻翳翳连平野,村落依依带暮烟。
种得桃花翻自悔,春风勾引钓鱼船。

游西塔

投閒未制薜萝衣,暂拨簿书游翠微。
古寺树深人独往,平湖草满鹭双飞。
墅棋成败犹劳著,塞马存亡未息机。
日落烟深山色紫,马蹄还踏旧途归。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九 退省轩

高堂弦诵息,呼童撤皋比。开轩望北山,静以省吾私。

邵武道中夜宿半山铺

邵武城头路,行行重苦辛。
高山双倦足,空馆一愁人。
凉月照华发,西风吹敝巾。
长安一万里,何处问通津。

上之回①

上之回,乐何极,回中道路无梗塞。
北望单于庭,西瞻月支国。
信使往来,干戈屏息,上还宫,益修德。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有引) 其一 ①万桂山

覆土为此山,欲以种芳树。
山成树转多,相呼掇芳去。

游西塔次潘水部及伍宪副二公韵 其一

出城何处问西岩,天际云开山露尖。
说偈也应留玉带,赋诗无用袭香奁。
苍藤古木庭台静,野饷清斋笋蕨甜。
今日不输宣守乐,寻溪纡组两能兼。

巡按贺御史言事待罪次韵四首 其四

不学古贤哲,谩修封禅仪。
但于匡主处,便是致身时。
娲圣天曾补,公愚山可移。
宸聪蒙省览,会见太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