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滩失缆
鸬鹚滩头浪花白,百丈拿舟上不得。中流一断去如飞,骨肉相看俱失色。
舟师借问是何人,开头转舵如有神。大呼一声上滩去,烟树微茫收近津。
昨日舟中读群史,宋元末路正如此。得人失人势转殊,天北天南恨未已。
我今全家出颠危,痛定思痛翻成悲。便欲作书献天子,云深山高白日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次惊险的乘船经历,并由此联想到历史兴衰,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开篇用"鸬鹚滩头浪花白"描绘了险滩的壮观景象,白色的浪花暗示着危险。接着描写船只被困急流中的惊险场景,"骨肉相看俱失色"传神地表现出全家人惊恐的表情。
就在危急时刻,一位经验丰富的船夫出现了。他"开头转舵如有神",一声大喊就带领船只成功脱险。这里通过对比普通人的惊慌和船夫的镇定,突出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诗人由这次经历联想到历史变迁,特别是宋元灭亡的教训。他认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于"得人失人"——能否任用贤才。这个观点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暗含对现实的思考。
最后诗人抒发了劫后余生的复杂心情。全家脱险后,他既感到庆幸,又为这段经历后怕。最后两句"便欲作书献天子,云深山高白日迟",表达了想向朝廷建言却路途遥远的无奈,暗示着怀才不遇的感慨。
全诗将个人经历、历史思考和人生感悟巧妙融合,语言生动形象,由小见大,从一次乘船经历引申出深刻的历史见解,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