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道中夜宿半山铺

邵武城头路,行行重苦辛。
高山双倦足,空馆一愁人。
凉月照华发,西风吹敝巾。
长安一万里,何处问通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荒凉山路上夜宿的愁苦心境,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开篇直接点明地点和状态:在邵武城外的山路上,诗人拖着疲惫的脚步艰难前行。"行行重苦辛"用重复的"行行"强调路途的漫长艰辛。第三四句通过"高山"和"空馆"的对比,疲惫的双脚与孤独的身影形成强烈画面感,旅舍空荡荡更显寂寞。

五六句用月光和西风两个意象深化孤独:清冷的月光照着诗人花白的头发,萧瑟的秋风吹动他破旧的头巾,这两个细节既写实又象征,暗示诗人年华老去却仍漂泊无依。

结尾两句突然拉开空间距离:长安远在万里之外,连个问路的地方都没有。这里的"长安"象征理想或归宿,"通津"指出路,诗人用夸张的距离感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助。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画的一幅羁旅图,每个意象都透着寒意和孤寂。诗人把长途跋涉的疲惫、独宿荒山的凄凉、岁月流逝的无奈、前路迷茫的焦虑,都浓缩在这八句诗中,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一个天涯孤客的苍凉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