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四

野旷路萦纡,山转林断续。
长歌者谁子,隔溪闻伐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机的山野画面,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景:空旷的田野上小路弯弯曲曲,山势起伏间树林时隐时现。这里用"萦纡"和"断续"两个词,把山野的层次感和空间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就像一幅水墨画。

后两句写人:忽然听到有人在溪对岸唱着悠长的山歌,还伴随着砍伐树木的声音。这里妙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也许是樵夫在劳作时自得其乐,也许是山民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声音打破宁静的画面,让静态的山水突然有了生命力 2. 通过"隔溪"这个距离感,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3. 简单20个字就完成了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写法特别能体现古代文人"诗中有画"的追求,也展现了劳动中的诗意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