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翕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八 第八章明本际不可得

君不见本际之中无复本,无本真际无人知。
若人无知了斯际,清净微妙不为奇。
知与无知常自尔,苦乐等同于大悲。
三界众生乃迷骛,于其实录是无为。
亦复无此无为法,强自生心是苦疲。
苦疲皆空如炎响,生灭不住不分离。
能知此心无隔碍,生死虚妄不能羁。
而此一心皆悉具,八万四千诸律仪。
亦复不堕过人法,崄巇绝危而不危。
一切法中无有法,世人遑遽欲何为?
行路难,路难心中无可看。
昔日谓言诸佛远,今知贪嗔是涅盘。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七 第七章明般若无诤

君不见般若真源本常净,生死根际自虚微。
即此生死真般若,离斯外觅反相违。
心若分别于生死,诸苦毒难竟相追。
今若事之为功匠,虚妄颠倒不能归。
而此但假空言语,净秽两边俱不依。
无心舍离于生死,涅盘无心亦不追。
涅盘无心即生死,生死无心般若晖。
般若无心明照用,无照无用断言辞。
亦复不欲有诸见,即是法王无上医。
善解于此无心药,三有诸病尽能治。
行路难,路难遣之而复遣。
识此遣性本来空,无心终是摩诃衍。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一 第十一章明法身体用自在

君不见大士自观身中法,身是如来净法身。
虚空往还最迅速,独脱自在不由人。
出入毛孔而无碍,爱取尘时不染尘。
现处凡情等诸圣,离斯求道更无真。
建立诸法而无法,即是真如无上真。
亿劫本有而非故,于今现觉亦非新。
成就大我而无我,具足大人无有人。
圣体无明不可说,为复方便名心神。
即此心是真常法,亦是涅盘之上珍。
愿诸学人同此悟,各自守门而禁津。
行路难,路难名异理无分。
若能了于无生死,便得除消生死云。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五 第十五章明空有不违

君不见邪见非边不离边,颠倒分别亦非缘。
自心非心念非念,常来常去实无迁。
犹若金刚难沮坏,诸佛用此作金坚。
世人称誉涅盘妙,馀道生死最深玄。
即是无生之上忍,又是摩诃无碍禅。
正士由心于是定,不为八风之所牵。
天乐之在无心恋,小小财色岂能缠。
随逢苦乐心无变,永别忆想忘忧煎。
虚心无人无我所,任性浮沈如似颠。
实照常法知无定,知法无性号为贤。
行路难,路难非空亦非有。
有无双遣两俱存,俱存无遣亦无受。

四相诗 其四 死相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
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
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十劝 其五

劝君五,寻思地狱真成苦。
眼前富贵逞容仪,须臾不久还归土。

独自诗二十章 其三

独自眠,寂寞好思玄。
休息攀缘境,不著有无边。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九 第九章明无断烦恼

君不见文殊妙德非为远,三障三毒即二空。
五分法身缠五阴,六入无知为六通。
四倒四果何曾异,八邪八正体还同。
七觉菩提性无别,七识流浪会真宗。
一切烦恼皆空寂,诸佛法藏在心胸。
恒将法忍相随逐,只自差舛不相逢。
诸佛如来住何所,并在贪淫爱欲中。
今劝断贪淫爱欲,但是方便化童蒙。
贪欲本相真清净,假说空名名亦空。
行路难,路难心中非是心。
寄语真修无念士,慎勿分别毁贪淫。

十劝 其三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
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行路易十五首 其九

人道行路难,我道行路易。
入山十二年(《宗镜录》卷四十一作「数载馀」),长伸两脚睡。
行路易,路易莫思量。
刹那心不二(《宗镜录》作「异」),终日是⑴天堂。

贪嗔痴 其一

不须贪,看取游鱼戏碧潭。
只是爱他钩下饵,一条线向口中含。

还源诗十二章 其九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
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此首见《宗镜录》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