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翕

独自诗二十章 其十二

独自精,其实离声名。
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林何处生?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三 第三章明心相实相

君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作非缘非色名。
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
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
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
正觉此之⑴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
为度妄想诸邪见,令知寂灭得安宁。
广说菩提与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
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
又达五阴皆空寂,正慧无生制六情。
于兹六情随念灭,即是真了涅盘城。
行路难,路难无往复无还。
贪嗔不在于内外,亦复的不在中间。

行路易十五首 其十三

无情正是道,木石尽真如。
达时遍处是,不悟永乖疏。
行路易,路易真可乐。
刹那登正觉,不用披三教。

贪嗔痴 其二

不须瞋,瞋则能招地狱因。
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

浮沤歌

君不见骤雨近著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
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
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时忽起名浮沤,销尽还同本来水。
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实总名虚。
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
此时感叹閒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
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
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
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行路易十五首 其八

佛心与众生,是三终不移。
虚空合真理,人我在无为。
行路易,路易真难测。
寄语行路人,大应须努力。

诸佛村乡在世界,四海三田遍满生。
佛共众生同一体,众生是佛之假名。
若欲见佛看三郡,田宅园林处处停。
或飞虚空中扰扰,或掷山水口轰轰。
或结群朋往来去,或复孤单而独行。
或使白日东西走,或使暗夜巡五更。
或乌或赤而复白,或紫或黑而黄青。
或大或小而新养,或老或少旧时生。
或身腰上有灯火,或羽翼上有琴筝。
或游虚空乱上下,或在草木乱纵横。
或无言行自出宅,或入土坑暂寄生。
或攒木孔为乡贯,或遍草木或窠城。
或转罗网为村巷,或卧土石作阶厅。
诸佛菩萨家如是,只个名为舍卫城(同前)。

行路易十五首 其四

菩提无处所,无处是菩提。
若觅菩提处,终身累劫迷。
行路易,路易真不虚。
善恶无分别,此则是真如。

颂 其八

万类同真性,千般体一如。
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寻渠。
四生同一体,六趣会归馀。
无明即是佛,烦恼不须除。

行路易十五首 其十

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
山海平坦地(《宗镜录》卷二五作「坦然平」),烧冰将⑴煮茶。
行路易,路易真寂寞。
菩提在心中,世人元不觉。

颂 其五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行住镇相随,坐卧同居止。
分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欲知佛何在,只这语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