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

自失鸥边约,应羞鹤上人。
竹荒青翼短,书远墨题亲。
世事方尝胆,时贤谩饮醇。
国疑谁为嗣,公子争振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首句“自失鸥边约,应羞鹤上人”意思是,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约定,面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感到羞愧。这里“鸥”象征自由自在的朋友,“鹤”则代表地位高的人。

“竹荒青翼短,书远墨题亲”描绘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竹子荒芜,象征作者的生活环境不佳;青翼短,意味着力量有限;书信遥远,但墨迹却亲切,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怀念与朋友的交流。

“世事方尝胆,时贤谩饮醇”说的是,作者正在经历艰难困苦,而那些所谓的“时贤”却在享受富贵。这里“尝胆”比喻吃苦,“饮醇”则指享受美酒,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国疑谁为嗣,公子争振振”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国家面临继承人的问题,而权贵们却在争权夺利,作者对此感到无奈和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权贵的不满,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