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被迫离开家时的不舍与迷茫。前两句直接点出离别的事实——人已经走了,却还在原地徘徊犹豫,就像天亮时鸡叫的声音还在耳边,家养的狗也依依不舍地跟着走。这种细节特别打动人,把离别时那种一步三回头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四句是情感爆发点。诗人说这种场景让人肝肠寸断,眼泪止不住地流。这里用"摧肝肺"三个字,比直接说"很伤心"更有冲击力,让人能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太阳渐渐西沉,鸟儿都飞回巢穴,这个画面既交代了时间推移,又反衬出主人公的无家可归——连鸟儿都有归宿,自己却不知要去往何方。
整首诗最妙的是用日常景物写深情。鸡鸣犬吠、落日归鸟,都是农村常见的景象,但放在离别场景里,就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诗人没有用夸张的修辞,只是老老实实写下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反而让读者更能代入其中,体会到那种被迫远行时,对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茫然。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