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家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情的深切怀念。
开头两句“陇头一片白云飞,仆乎束装吾欲归”,描绘了游子看到天空中白云飘过,心中涌起归家的强烈愿望。他迫不及待地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回家。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自由和远方,也暗示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接下来两句“故人故人莫强挽,箧中流尘昏泪衣”,游子告诉他的朋友们不要强行挽留,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回家。他的行囊中装满了旅途的尘土和沾满泪水的衣服,这些细节透露了他在外漂泊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
“泪衣虽昏尚堪著,庭前儿戏慈颜乐”,尽管衣服上沾满了泪水,但依然可以穿。回到家后,看到孩子们在庭院中玩耍,慈祥的母亲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种温馨的场景让游子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这里通过对比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和归家后的温暖,突出了家庭的珍贵和亲情的力量。
最后两句“官高如天印如斗,问君此乐应还有”,即使有再高的官位和再大的权力,也无法与归家后的快乐相比。游子反问自己,这种快乐是否还会再有,表达了他对简单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它提醒我们,无论在外多么成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陪伴才是最珍贵的。
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