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和感慨,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开头四句写夜半大雨降临的场景:三更时分,酣畅的雨水带来清凉秋意,突然雷声挟着狂风袭来,气势仿佛要掀翻屋顶。这里用"饱甘雨"形容雨水充沛,"掀我楼"的夸张手法让读者感受到暴雨的威力。
中间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大雨划破昏暗天空,稻田在雨中油亮发光。但想到连年战乱灾荒,百姓连糟糠都当成美味。这里"稻陇如泼油"的比喻既写实又传神,与"糟糠甚珍羞"的惨状形成强烈反差。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老天爷翻手之间就能降雨,让农民暂缓卖牛度日的打算。官员们只会愁眉苦脸地看着,而百亩农田的收成才是我真正的牵挂。诗人用"带犊谋"指代农民濒临破产的困境,"蒿目"形容官员束手无策的样子,结尾直抒胸臆,体现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全诗通过暴雨前后的对比,既赞美自然的力量,又揭露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最后落在对农业生产的忧虑上。诗人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巧妙结合,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