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乔公送行诗时吐鲁番入寇

梦寐锡宸衷,台衡属上公。
苍生安石在,衮职仲山工。
万壑深沧海,繁星烂碧空。
兵戈今老去,逖矣哲人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乔公)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前四句写乔公受命于危难:皇帝在梦中都惦记着国家安危("梦寐锡宸衷"),把重任托付给乔公("台衡属上公")。把他比作东晋名臣谢安("苍生安石在"),说他像周朝贤臣仲山甫一样能修补政事缺陷("衮职仲山工")。

中间两句用壮阔的自然景象比喻乔公:像深邃的沧海容纳万壑,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这两个比喻既说他的胸襟气度,也暗指他德才出众。

最后两句转折: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兵戈今老去"),却因外敌入侵(吐鲁番入寇)不得不再次出山,展现古代圣贤的风范("逖矣哲人风")。"逖矣"二字充满感叹,既赞叹乔公的高尚品格,也暗含对他年迈出征的心疼。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的层层烘托,塑造了一位"老骥伏枥"的贤臣形象,在简洁的文字中饱含深沉的家国情怀。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