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

出自 明代 施耐庵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译文自从离别家乡音信无踪,千百种相思,令人断肠伤情。

注释杳:消失,不见踪影。

赏析此词是小说《水浒传》中浪子燕青在李师师处为宋徽宗皇帝所唱的一词作,描述了一位远离家乡、沦落风尘的女子,表达出她天涯飘泊、思念家乡的断肠之痛。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人离开家乡后,连封信都没有,心里堆积了上百种思念,痛苦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画面感强
"一别家山"像电影开场,直接看到离乡背影;"音信杳"三个字就让人联想到石沉大海的信件,比直接说"没消息"更有味道。

2. 数学式夸张
"百种相思"不是真数出一百种,而是像我们说"愁死了"一样,用夸张的数字把看不见的思念变成可触摸的重量。

3. 生理级痛苦
"肠断"这个词特别狠,把想家的难受形容得像身体被撕扯,比"很难过"更有冲击力。现在年轻人说的"想家想到胃疼",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的古风版。

4. 悬疑式结尾
"何时了"像连续剧结尾的悬念,让读者也跟着揪心:到底还要熬多久?这种开放式痛苦很容易引发共鸣,每个在外打拼的游子都能代入。

这种诗句就像古代的"朋友圈金句",用最少的字说最扎心的话,穿越千年照样能让人秒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