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景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画面感十足
"远上寒山"就像用镜头拉远:一条石头小路歪歪斜斜地通向带着秋凉的山顶,远处云雾缭绕的地方隐约露出几户人家。这种写法让读者像看风景纪录片一样身临其境。
2. 动静结合
硬邦邦的山石小路(静)和流动的白云(动)形成对比,云雾里突然出现的人家炊烟,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就像静态照片突然变成了短视频。
3. 留白艺术
诗人没说山里住的是什么人、房子什么样,留给读者想象空间。这种"半遮面"的写法比直接描写更让人回味,类似电影里的空镜头。
4. 情感密码
通过"寒""斜"这些字眼,能感受到诗人登山时轻松中带着点寂寞的心境,但发现山居人家后又透出些许温暖,就像现代人旅行时偶遇山间民宿的惊喜感。
这种用简单文字构建立体画面的能力,正是古诗穿越千年的魅力所在。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