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出自 元代 胡祗遹 《阳春曲·春景》

译文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

注释红雨:比喻飘落的桃花。

赏析此句描写了春归的美景,“一帘红雨桃花谢”是房前景象,以“红雨”写落英缤纷之桃花,“十里清阴柳影斜”是放眼远望的景象,绿柳成阴已是深春,红花绿柳,相映成趣,色彩鲜丽,令人赏心悦目。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暮春图景,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前半句"一帘红雨桃花谢"像用慢镜头拍花瓣飘落——粉红的桃花被风吹落,像红色的雨帘一样纷纷扬扬。这里用"红雨"这个鲜活的比喻,把常见的落花场景变得既唯美又带点伤感,让人自然感受到春天即将离开的淡淡惆怅。

后半句"十里清阴柳影斜"则切换成广角镜头——放眼望去,新长成的柳树绵延数里,在阳光下投下清凉的斜影。一个"清"字既说树荫的凉爽,又暗示初夏将至的清新气息,而"斜"字让静止的画面有了阳光移动的动态感。

两句话形成巧妙对比:前句写凋零却美得惊艳,后句写生长却透着清凉。不用直接抒情,就通过这两幅画面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季节交替时那种既惋惜春天流逝,又期待夏日来临的复杂心情。就像我们看着樱花飘落会忍不住拍照,既觉得可惜又觉得漂亮,这种矛盾心理被诗句精准捕捉到了。

胡祗遹

胡祗遹(zhī yù)(1227—1295)字绍闻 ,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于世祖朝历任户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太原路治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荆湖北道宣慰副使、济宁路总管及山东、浙西提刑按察使等职,以精明干练著称,所至颇具声誉。胡祗遹后召拜翰林学士,未赴,改任江南浙西按察使,不久以疾辞归。卒,谥文靖。《元史》有传。祗遹学出宋儒,著述较丰,著有诗文集《紫山大全集》,今存二十六卷本。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朱氏诗卷序》等文,为研究元曲之珍贵资料。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潭孤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