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若千前辈夜雨对床图小照
我恨不如遵渚雁,行列群群飞不断。
又恨不如同队鱼,朝朝在藻还依蒲。
可怜兄弟如相避,萍梗沈浮剧儿戏。
壮年作客晚筮仕,投老茫无归宿地。
偶然风雨一连床,僮仆旁观诧奇事。
平生怕读颍滨诗,中有伤心几行泪。
关中二刘今二苏,才名宦迹雨不孤。
有生聚散谁免得,看取对床听雨图。
长公秀骨仙之臞,次公白晰丰而腴。
题诗尚尔感憔悴,令我展卷增嗟吁。
关河南距四千里,正坐一官为累耳。
不见伯淮季江屡诏徵不起,肯以元纁易布被。
又恨不如同队鱼,朝朝在藻还依蒲。
可怜兄弟如相避,萍梗沈浮剧儿戏。
壮年作客晚筮仕,投老茫无归宿地。
偶然风雨一连床,僮仆旁观诧奇事。
平生怕读颍滨诗,中有伤心几行泪。
关中二刘今二苏,才名宦迹雨不孤。
有生聚散谁免得,看取对床听雨图。
长公秀骨仙之臞,次公白晰丰而腴。
题诗尚尔感憔悴,令我展卷增嗟吁。
关河南距四千里,正坐一官为累耳。
不见伯淮季江屡诏徵不起,肯以元纁易布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分离、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真挚亲情的渴望。全诗用对比手法,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用"我恨不如雁和鱼"的比喻,说大雁能成群结队飞,鱼儿能天天在一起游,而人却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这种对比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作者对团聚的渴望。
中间部分写现实生活的无奈:年轻时在外漂泊,老了也没归宿。偶尔兄弟相聚,连家里的仆人都觉得稀奇。这里用"僮仆诧奇事"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兄弟见面的稀少。
诗中提到怕读苏辙(颍滨)的诗,因为那些诗里满是思念兄长的泪水。这个典故的运用,加深了思念的厚重感。
最后用"关中二刘"比作苏轼兄弟,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带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看着画中兄弟对床听雨的场景,再对比自己为官千里之外的现状,更添伤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结尾:你看那些真正的高人(伯淮季江),皇帝多次征召都不去,怎么会为荣华富贵放弃平凡的亲情呢?这一反问,道出了全诗的核心——在功名利禄与亲情之间,作者内心更向往温暖的家庭生活。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