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守丙招集寓斋赏菊

三间古屋如浮槎,静扫四壁悬秋花。
扃门不出究何事,却与此花商位置。
筼筜三寸截作瓶,刳腹满贮寒泉清。
高低花色谁能省,恍若银河泻星影。
一花前头酒一杯,客若不饮花徘徊。
酒倾十斛花千朵,醉倒倩花扶客坐。
三更以后客较狂,月影花影催浮觞。
君不见花前五客皆濡首,花意未知嫌客否。
从花乞假亦可怜,明日闭门须病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朋友家中赏菊饮酒的雅集,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和微醺后的洒脱。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感受它的魅力:

1. 环境布置的巧思
诗人用"三间古屋如浮槎"开篇,把老房子比作漂浮的小船,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氛围。主人特意打扫房间悬挂菊花,连花枝摆放的位置都要反复斟酌("商位置"),连竹筒都精心改造成花器,灌满清冽的泉水,可见主人对这次聚会的用心。

2. 花与人的互动
菊花在这里被拟人化了:客人不喝酒时,花儿似乎都在着急徘徊;客人醉倒后,又想象着让花儿来搀扶。最有趣的是结尾,诗人担心喝得狼狈的客人("濡首"指头发沾酒)会被花儿嫌弃,甚至要向菊花"请假"——因为第二天肯定要宿醉卧床。这种俏皮的想象让静态的菊花活了起来。

3. 醉意朦胧的美感
诗人用"银河泻星影"形容灯光下的菊花,用"月影花影催浮觞"表现夜深时的狂欢。随着时间推移(从白天到三更),宾客们渐渐放开了拘束,从赏花到与花共饮,最后醉态可掬,整个过程像一组逐渐热闹起来的动态画面。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性情:既有文人雅集的精致讲究,又不掩饰醉酒后的率真。最后"明日闭门须病酒"的坦白,让人会心一笑——再风雅的聚会,也逃不过宿醉的代价啊。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