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书怀 其三

历落冰霜共此君,长从霄汉谢同群。
向平有累何时尽,庞蕴无生若个闻。
泼墨时时研晓露,翻书往往负残曛。
亦知心赏初非远,涧底流泉石上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岁末时节的内心世界,既有孤高清傲的品格,又透露出对世俗牵绊的无奈。全诗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隐者与自然相伴、与诗书为友的淡泊生活。

前两句"历落冰霜共此君,长从霄汉谢同群"用竹子(此君)比喻自己,说自己在冰霜中依然挺拔,远离尘世喧嚣。这里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隐士形象。

中间四句写现实生活的矛盾:一方面有像向平(东汉隐士)那样的家庭责任难以摆脱,一方面又向往庞蕴(唐代居士)那样的无牵无挂;每天忙着研墨写字、读书到黄昏,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这些句子生动展现了隐士既要追求精神自由,又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的两难处境。

最后两句"亦知心赏初非远,涧底流泉石上云"是点睛之笔:诗人忽然领悟到,真正的快乐其实就在身边——山涧的流水、石头上的云影,这些自然景物就是最好的心灵慰藉。这种顿悟让全诗从矛盾纠结升华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把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现实困扰写得真切动人。特别是最后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传递出一个朴素哲理:幸福不在远方,而在善于发现眼前的美好。这种从困惑到领悟的心路历程,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