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居贞自闽归歙往迎母因赋此饯别
书巢先生豪杰士,出自康成通德里。
平生显宦倾时流,声名勃勃秋涛起。
吁嗟时异事亦殊,而今老去将何如。
旧境萧条鞠荒草,梦魂常恋长林居。
季子归来问松菊,有意诛求结茅屋。
白云在望碧山高,愿学耕田在空谷。
当年小隐留武夷,读书奉母情愉怡。
文章久诧韩侍御,赠言贵比珊瑚枝。
斓斑綵衣耀晴日,皎皎照人冰雪质。
潘舆远导千里途,陟屺何须惮行役。
愿言早见登归程,故园景物关幽情。
竹林有约久相待,煮茶空听松风声。
平生显宦倾时流,声名勃勃秋涛起。
吁嗟时异事亦殊,而今老去将何如。
旧境萧条鞠荒草,梦魂常恋长林居。
季子归来问松菊,有意诛求结茅屋。
白云在望碧山高,愿学耕田在空谷。
当年小隐留武夷,读书奉母情愉怡。
文章久诧韩侍御,赠言贵比珊瑚枝。
斓斑綵衣耀晴日,皎皎照人冰雪质。
潘舆远导千里途,陟屺何须惮行役。
愿言早见登归程,故园景物关幽情。
竹林有约久相待,煮茶空听松风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郑居贞的读书人从福建回老家安徽接母亲的故事,通过送别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和亲情牵挂。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看:
1. 人物背景介绍(前八句) 说郑居贞是个有才华的人("豪杰士"),祖上出过大学者(康成指汉代经学家郑玄)。他曾经当过大官很有名望,但现在年纪大了,家乡也变得萧条。这里用"秋涛起"形容他当年的名声像秋天的浪潮一样汹涌,现在却像荒草一样冷清,对比很强烈。
2. 理想生活描绘(中间十句) 写他向往的隐居生活:想回老家种田("愿学耕田在空谷"),在武夷山读书陪母亲的日子最快乐。提到他文章写得好,别人夸赞他的文字像珊瑚一样珍贵。用"斓斑彩衣"这个典故(老莱子穿彩衣逗父母开心的故事),夸他是个孝子。
3. 送别祝福(最后六句) 劝他早点接母亲回来,老家竹林茶灶都准备好了,现在就差他们母子团聚。最后一句"煮茶空听松风声"特别有画面感,说现在只能听着松风煮茶等人,透着温馨的期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白云""碧山""松菊"这些自然景物,把文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写得清新脱俗 - "彩衣""潘舆"(晋代潘岳用板车载母亲游玩的故事)这些典故用得自然,把孝心写得生动不刻板 - 结尾的煮茶听松,比直接说"等你回来"更有诗意,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全诗在送别中透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既有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也有对他孝心的钦佩,最后落在温馨的等待上,读来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