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四十八岁初度是日自上海赴南京 其一

坐思老来味,零落期渐近。击碎珊瑚枝,于意终有吝。

解兵虽经年,世故犹相慁。奔波谁汝役,缩手亦霜鬓。

今辰愈不乐,新齿恩爱刃。心知无万全,策马突坚阵。

袖中衔诗本,怏怏入吴郡。形骸何足道,所惜在方寸。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48岁生日当天从上海去南京途中的复杂心情,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就像中年人对着镜子感慨:年纪越大,越能体会到人生像花朵一样开始凋零的滋味。虽然嘴上说"击碎珊瑚枝"(象征放弃富贵生活)很洒脱,但心里其实还是舍不得。

中间部分写现实困境:虽然已经退休("解兵"指放下工作),但生活琐事依然缠身。明明不想再奔波,可两鬓已经斑白,还是停不下来。生日这天特别不开心,因为年龄增长像一把刀,提醒自己身体在衰老。

后面是中年人的倔强:明知前路艰难,还是像战士一样策马冲向生活。带着写满诗的本子闷闷不乐来到南京,表面是说不在乎外表衰老,真正心疼的是那颗逐渐失去激情的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真实的中年危机感:既接受衰老又心有不甘,厌倦奔波又不得不继续,像极了现代人加班到深夜后,在朋友圈发条"我很好"的复杂心情。作者把这种矛盾写得特别生动,让每个被生活打磨过的人都能找到共鸣。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