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为徐以道先生作

城里青山竹外扉,先生于世本忘机。
贤如阮籍非耽酒,兴比王猷只布衣。
秋杖倚风高叶下,夜窗听雨一灯微。
苍茫岁晚交游别,叹息林塘旧事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雅士生活,展现了他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闲适心境。

首联"城里青山竹外扉"用城市与青山的对比,点明主人公住在城市边缘的竹林小屋。"先生于世本忘机"直接说明这位徐先生早已看淡世俗名利,活得通透洒脱。

颔联用两个历史人物作比:说徐先生像爱喝酒的阮籍一样贤德,但不像阮籍那样沉迷酒;像爱竹的王徽之一样有雅兴,但只穿着普通布衣。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徐先生既有古贤风范,又更朴素淡泊。

颈联转入日常生活场景:秋天拄着竹杖站在风中看落叶,夜晚在窗前听着雨声伴一盏孤灯。这两个画面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诗意,用"高叶下"、"一灯微"这样细腻的描写,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尾联"苍茫岁晚交游别"写岁月流逝、朋友渐少,但"叹息林塘旧事稀"的感叹中又带着对往昔的怀念。这里的"林塘旧事"可能指当年与友人一起在竹林水边吟诗作赋的雅集,如今这样的聚会越来越少了。

全诗通过城市与山林的对比、历史人物的衬托、日常生活的白描,层层递进地刻画了一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诗中"竹"的意象贯穿始终,既是实景描写,也象征着主人公高洁的品格。最后淡淡的叹息中,流露出对纯真友谊和诗意生活的珍视。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