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五十咏 其三 归来桥

已赓彭泽辞,更拟辋川诗。
未老还山了,犹嫌归较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文人形象,语言直白却充满深意。

前两句"已赓彭泽辞,更拟辋川诗"用了两个著名典故:陶渊明(彭泽令)辞官归隐和王维(辋川别墅主人)的山水诗。意思是"我已经像陶渊明那样辞官了,现在又想学王维写山水诗",表达了从做官到隐居、再到用诗歌记录田园生活的转变过程。

后两句"未老还山了,犹嫌归较迟"特别有意思:诗人说自己还不算老就回乡了,却仍觉得回来得太晚。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很真实——虽然比多数人更早选择归隐,但内心对田园的向往让他觉得还是耽搁了。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要是早点辞职创业就好了"那种心情。

全诗短短20字,把中国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理想和"归隐要趁早"的迫切感都写活了。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毫不掩饰的急切,连"未老还乡"都嫌晚,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超越时代,今天被工作束缚的都市人读来,依然能产生共鸣。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