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出自 唐代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节日灯火辉煌的盛景,用现代话来说就像这样:

远处看过去,华丽的彩灯像地毯一样铺满大地,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璀璨的光点连成一片,仿佛要和天上的繁星接在一起。诗人用"遥分地"和"远缀天"两个动态画面,把静止的灯火写活了——地上的灯光像有生命般向外蔓延,天上的星光则被灯火吸引着向下垂落,天地间被灯光星火连成了光的海洋。

最妙的是"缛彩"和"繁光"这两个词,既写出了灯饰的繁复精美,又透露出热闹的节日氛围。不用直接说"热闹",读者通过"密密麻麻的彩灯"和"铺天盖地的光亮"就能感受到现场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的气氛。就像我们今天看城市夜景照片,不需要文字说明,只要看到满屏闪烁的灯光,就能想象到那里的繁华景象。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