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渺渺,柳依依。

出自 宋代 寇准 《江南春·波渺渺》

译文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

注释渺渺:浩渺的样子。

赏析此句语言清丽婉转,以景寄情,“波渺渺”实含着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暗含离别之不舍,写出了女子的怀人之情。

现代解析

这句“波渺渺,柳依依”用现代话来说,就像一幅动态的风景短视频:

1. 画面感超强
“波渺渺”是水面雾气朦胧,一眼望不到边的样子,像开了柔光滤镜;“柳依依”是柳枝随风轻摆,像在招手挽留你。两个镜头一远一近,瞬间让人脑补出江南水乡的温柔场景。

2. 用字像糖一样甜
“渺渺”“依依”都是叠词,读起来像唱歌,自带节奏感。这种写法就像现在说“风呼呼吹”“雨哗哗下”,比直接写“水波广阔”“柳枝摇曳”更鲜活。

3. 偷偷藏着情绪
表面写景,实际在说心情。水波迷茫得像人的愁绪(比如思念远方的人),柳枝摇摆得像不舍得分开(比如送别时的留恋)。古人就爱这样“借景抒情”,比直说“我好难过”高级多了。

举个现代例子
这句子换成今天的表达,就像朋友圈发一张雾蒙蒙的湖边柳树照片,配文“望不到头的水,摇不停的柳”——别人一看就懂你在暗戳戳表达某种忧郁或怀念。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