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图景,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野店桃花红粉姿
路边的小酒馆旁,野生的桃树开得正艳,粉红的花朵像少女的脸颊一样娇嫩。这里的"红粉姿"用拟人手法,把桃花比作精心打扮的姑娘,突出其鲜活灵动的美感。
陌头杨柳绿烟丝
田埂边的杨柳垂下嫩绿枝条,远看像一缕缕绿色的轻烟在飘动。"绿烟丝"这个比喻既写出新叶的鲜嫩颜色,又表现出春风中柳枝柔软摇曳的动态美。
两句诗通过"红粉"与"绿烟"的鲜艳色彩对比,形成视觉冲击力。前句写静态的桃花,后句写动态的柳条,一静一动相映成趣。诗人用"野店""陌头"这些朴实地名,搭配"红粉姿""绿烟丝"这样精致的描写,在粗犷与柔美之间形成巧妙平衡,让平凡的乡村春景瞬间变得诗意盎然。这种将日常景物写出新意的能力,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