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出自 宋代 张耒 《夏日三首·其一》

译文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

注释村墟:村庄,亦指乡村集市。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

赏析此句写诗人对农村夏日的总印象,炎夏令人烦躁,难得有清爽的环境,而农村对于城市和官场来说,正具有“清”的特点,次句“檐牙燕雀已生成”,春去夏来,幼雀雏燕整天在房檐前飞舞鸣叫,似乎近于闹,但禽鸟之能嬉闹于屋前,正由于农村环境清幽而无尘嚣。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夏日乡村的宁静画面,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

"漫长的夏日里,村庄和田野沐浴在清爽的风和阳光中,屋檐下的小燕子、麻雀已经长大,扑腾着翅膀活跃在房梁间。"

精髓解析:
1. 季节感扑面而来
"长夏"直接点出盛夏时节的悠长,"风日清"三字像开了空调——没有酷暑的闷热,只有微风和阳光恰到好处的清爽,瞬间让人感受到乡村特有的舒适气候。

2. 动静结合的画面
屋檐("檐牙"指翘起的屋檐角)这个静态场景里,燕雀扑棱翅膀的动态被捕捉到。"已生成"三个字特别生动——小鸟从破壳到羽翼丰满的过程被浓缩,让人联想到春天时这里可能还有鸟巢,现在幼鸟都已经能飞了。

3. 藏在细节里的生命力
诗人没写"鸟很多",而是精准选择燕子和麻雀这两种农村最常见的鸟,屋檐下的鸟雀叽喳仿佛就在耳边。这种接地气的选景,比刻意描写珍禽异兽更有生活气息。

这种写法就像现在用手机拍vlog:不拍宏大的山水,而是对准屋檐一角,用阳光、微风和几只小鸟就拍出了整个夏天的惬意。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