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何年初照人?

出自 唐代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译文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注释江月:指江面上空的月亮。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现代解析

“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江边那轮月亮,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照亮人间的?

它的魅力在于用最日常的景物——江水和月亮,问出了一个关于时间和生命的终极问题。就像我们突然看着家里用了多年的老物件,会恍惚“这东西到底什么时候开始陪我的?”诗人站在江边看月亮时,产生了类似的时空穿越感。

这里藏着三层妙处:
1. 把月亮拟人化了,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你第一次上班是哪年啊?”让冷冰冰的自然现象突然有了温度。
2. 用“江月”这个组合特别巧妙,流动的江水配上永恒的月亮,就像把短暂的人生和永恒的时间放在同一个画面里对比。
3. 问题本身没有答案,反而留出想象空间。就像孩子问“天空为什么是蓝的”,重点不在答案,而在那种对世界的好奇感。

本质上,这是古人在用诗意的眼光看世界。就像现代人用手机拍月亮时会感叹“这月光也照过李白吧”,古今人类面对浩瀚宇宙时,那份惊叹和困惑是相通的。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