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一种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意境美。
“举头红日近”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一抬头仿佛能触碰到太阳,夸张地表现出山势之高。太阳在古人心中是光明和力量的象征,此刻近在咫尺,让人感受到昂扬向上的生命力。
“回首白云低”转身看去,原本漂浮在天际的白云竟在自己脚下,再次用视觉反差强调所处位置之高。白云常代表飘逸自由,此刻被“踩”在脚下,暗示着超越平凡、心境开阔的自豪感。
两句诗通过“抬头”和“回头”两个日常动作,用太阳和白云作参照物,不用一个“高”字却处处显高。就像我们拍照片时用近处茶杯对比远处高楼来表现距离感,诗人用红日白云的方位变化,让读者自己“脑补”出巍峨山势。这种写法既生动又有参与感,普通人登高时的真实体验被提炼成二十个字,千年后读来依然能产生共鸣。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