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只有天在上,更(gèng)无山与齐。
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与齐:与之齐的省略,即没有山和华山齐平。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举头:抬起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回首: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注释
与齐:与之齐的省略,即没有山和华山齐平。
举头:抬起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首: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赏析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咏华山》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雄伟与壮丽。
首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直接点明了华山的高耸。意思是说,华山高到只有天空在它之上,没有其他山能与它比肩。这句话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华山的巍峨,仿佛站在山顶,头顶就是辽阔的天空,四周再无更高的山峰。
接下来的“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则进一步通过视觉效果来表现华山的高度。当你抬头看时,红日仿佛就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及;而当你低头回望时,白云却在你脚下飘浮,显得如此低矮。这种对比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真的站在华山之巅,感受到与天地的亲近和超越。
整首诗没有复杂的修辞,也没有冗长的描写,仅仅用了四句话,就让人感受到华山的高大与壮美。它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视觉体验,传达出一种登高望远的豪迈与自由,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这种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