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出自 明代 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译文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注释青山:青葱的山岭。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赏析词人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更有人生沉浮、世事无常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青山永远都在那儿,可夕阳红了一次又一次。

它想表达的是:大自然里的东西(比如山)好像永远不变,但人世间的事儿(比如一天天过去的时光)却不停地变。

为什么这句诗打动人?
1. 对比的巧妙:把“永远不变的青山”和“反复变化的夕阳”放一起,让人立刻感受到“时间流逝”的冲击。
2. 画面感强:读的时候脑子里会自动出现“一座静默的青山”和“一次次染红天空的落日”,简单却震撼。
3. 留白的智慧:没说“人老了”“时代变了”这些直白的话,但谁都能联想到人生短暂、物是人非的感慨。

放到生活中理解
就像小时候家门口的老槐树一直没挪过,但树下乘凉的人从爷爷换到了你,又换到了你的孩子——树还是那棵树,人已经换了几茬。这句诗说的就是这种“铁打的风景,流水的岁月”的滋味。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