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的夜晚:天色已晚,却不知该在哪里停船过夜。这时,山中猿猴断续的啼叫和清冷的月光,仿佛在默默指引着小船前行。
诗人用简单几个画面传递出三层深意:
1. 漂泊无依的处境 - "不知何处泊"道出人生中那种无家可归的迷茫感
2. 孤独中的陪伴 - 猿声和月光成了旅人唯一的伙伴,寂静中透着温暖
3. 自然的指引 - 看似荒凉的景象反而为迷途者提供了方向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孤独却不绝望"的意境。就像现代人深夜加班回家,看着路灯和偶尔驶过的出租车,反而感到一种被城市陪伴的安慰。诗人把这种复杂心境,用"猿啼"和"月光"两个自然意象完美呈现出来,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