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鹧鸪天·送人》

译文古往今来使人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

注释今古:古往今来。般:种。

赏析词人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使词的境界更加开阔。

现代解析

这句话直白地讲:古往今来让人遗憾的事情成千上万,难道只有"相聚和分离"才配称为人生的悲欢吗?

作者用三个层次戳中了现代人的共鸣:
1. 人间遗憾的普遍性——"几千般"像份清单,暗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各种意难平,可能是没追到的梦想、没说出口的道歉、或是错过的重要机会。

2. 对常规认知的挑战——用反问句打破传统思维。就像现在人们总说"结婚离婚是大事",但真正让人夜不能寐的,可能是职场PUA、房贷压力或亲子矛盾这些日常煎熬。

3. 留白的智慧——故意不说透"还有什么悲欢",让读者自己填空。你想到的可能是亲人重病、朋友背叛,或是看到不公却无能为力,这种互动感让文字有了生命力。

最妙的是最后那个问号,像突然按住暂停键,让人从"离别才痛苦"的惯性思维中惊醒,开始盘点自己人生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这种写作手法,和现代人发朋友圈时欲言又止的"唉,算了..."有异曲同工之妙。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