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译文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注释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赏析此句抒写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豪情壮志的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乘风飞向高空,俯瞰万里山河
——它传递的是一种自由无畏、胸怀天下的精神。
1. 画面感极强
像坐飞机时透过舷窗看大地,瞬间把视角拉到高空,脚下山河壮阔尽收眼底。这种“上帝视角”让人瞬间感受到天地的广阔。
2. 暗藏积极能量
“乘风”不是被动飘荡,而是主动借力飞翔;“直下看”带着一股干脆利落的劲儿,体现对目标的坚定。古人用这句话表达:站得高才能看清全局,敢突破才能成就大事。
3. 现代启示
它鼓励我们:
- 别困在眼前琐碎(比如日常烦恼),试着用更高维度思考问题;
- 人生需要这种“起飞”的勇气,突破限制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精髓:短短十几个字,把“突破自我”和“家国情怀”糅合成一幅动态画卷,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精神感召力。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