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出自 宋代 杨炎正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译文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着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

注释舒:伸展。卷:卷起。龙鱼“:即龙鲤,一说指鲵鱼,人鱼。

赏析此句气象阔大,语意爽直,词人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仍然掩饰不了心中的悲愤,流露出无奈消沉的情绪。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画面感:
诗人眼前仿佛展开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江山的壮美像画一样自由舒展("舒卷"),而自然界的龙鱼(可能是想象中或象征性的生物)发出深沉的鸣叫,仿佛在与诗人对话。这种景象如此震撼,让人连写诗抒怀的闲情都被冲淡了("不暇顾诗愁")。

深层含义:
1. 自然与人的共鸣:山河不是死板的风景,而是会"呼吸"(舒卷)、会"回应"(应答)的生命体。龙鱼的悲啸像是替自然发声,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2. 忘我的境界:面对宏大的自然,个人的小情绪(诗愁)显得微不足道。这种"顾不上忧愁"的状态,反而体现出诗人被自然治愈、心境开阔的过程。

魅力所在:
诗人用三个动作(舒卷、应答、不暇顾)把静态的江山写活了,就像看一场IMAX自然纪录片:画面在眼前流动,声音在耳边回荡,最终让人沉浸其中,暂时忘掉烦恼。这种将自然拟人化、用环境冲击个人情绪的手法,既豪迈又有亲切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