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画面:傍晚的风吹起,花瓣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飘进高高的宫墙里,却看不见里面的人影。
诗人用"花如雪"这个比喻非常巧妙,既写出了花瓣的洁白轻盈,又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淡淡哀愁。花瓣被风吹进深宫,却"不见人",让人联想到宫墙内可能存在的寂寞与冷清。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物(风、花)与人工建筑(宫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氛围。看似在写景,实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去楼空的叹息。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让简单的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