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出自 宋代 苏轼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译文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
注释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小孤山。
赏析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开篇便是对整幅画的总概,展现山色苍苍、水光茫茫,描绘一幅青绿色的平远山水,画面浩淼空阔。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出最生动的画面感。
"山苍苍"三个字,立刻让人联想到连绵起伏的群山,在远处呈现出青灰色的轮廓,给人一种苍茫辽远的感觉。"水茫茫"则展现出江河的浩渺无边,水面与天际相接,分不清边界。这两个叠词"苍苍""茫茫"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强化了景色的壮美。
"大孤小孤江中央"是点睛之笔,诗人特意用"大""小"对比,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就像在航拍镜头中,突然聚焦到江心两座孤岛,一大一小,静静矗立在奔腾的江水中。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暗含了人生际遇的隐喻。
整句诗的魅力在于:不用任何修饰,仅用白描手法就勾勒出震撼人心的江山胜景。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用最简洁的镜头语言,捕捉到了最打动人心的自然瞬间。读者不仅能看见山水,更能感受到面对壮丽山河时,那种既震撼又渺小的心灵触动。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