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画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泉声咽危石"——溪水的声音像是被高耸的岩石"哽住"了,不是哗啦啦的畅流,而是断断续续的呜咽声。这里用"咽"这个字,既写出了山石嶙峋阻挡水流的真实景象,又让流水声带上了情绪,仿佛大自然在低声抽泣。
2. "日色冷青松"——阳光照在苍翠的松林上,本该是温暖的,诗人却感觉光线是"冷"的。这里的巧妙在于用触觉的"冷"来形容视觉看到的阳光,让读者能同时感受到深山中阳光的微弱和松林带来的凉意。
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
- 用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有了情感(哽咽的泉水)
- 打破常规感官体验(用"冷"形容阳光)
- 短短十个字就营造出深山老林中那种幽寂、清冷的氛围
- 文字看似简单,但每个字都经过精心锤炼("咽""冷"二字尤其传神)
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很幽静",而是通过泉水声和阳光的感觉,让读者自己体会到这种宁静到有些凄清的环境,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表达"的魅力所在。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