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消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解语花·风销焰蜡》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红莲 一作:烘炉)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元宵灯会的热闹画面,用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身临其境:

1. "风消焰蜡"就像说夜风吹得蜡烛火苗摇晃,暗指灯笼里的蜡烛在晚风中明明灭灭。不用直接写"灯笼",用蜡烛的动感就让人联想到满街灯火。

2. "露浥烘炉"把带着露水的空气比作打湿的暖炉,既写出春夜湿润的凉意,又暗示街边取暖的火炉雾气袅袅——冷与暖的触感同时存在。

3. 最妙的是"花市光相射",用"相射"这个动态词,让各色灯笼的光束像互相追逐打闹的孩子,瞬间把静止的灯光写活了。就像今天商业街的霓虹灯光交织,古人用三个镜头就拍出了灯火辉煌的短视频。

全句没用一个"热闹"字眼,却通过蜡烛、雾气、光影这些会呼吸的细节,让人听到集市的笑语喧哗,闻到烛火混着春露的特殊气息。这种"以静写动"的手法,比直接说"街上真热闹"高级多了。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