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暍死时。

出自 唐代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井》

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
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暍死时。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看似平静却暗藏残酷的画面:寒泉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行人的影子,但就在这平静之下,却是旅人因酷热而倒毙的悲惨时刻。

诗人用"百尺空看影"的冷冽泉水,反衬出行人"暍死"(中暑而死)的极端炎热,形成触目惊心的对比。寒泉本可救命,却只能映照出死亡的影子,这种无能为力的反差,凸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更深层看,诗句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残酷悖论:希望近在眼前(清凉泉水),却永远无法触及(只能看影)。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绝望感,让读者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短短十四个字,既有画面感,又包含深刻的人生体悟,正是古典诗歌"言简意丰"的魅力所在。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