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出自 唐代 杜甫 《哀王孙》

译文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上叫哇哇。

注释白头乌:白头乌鸦,不祥之物。延秋门:唐玄宗曾由此出逃。

赏析这句话通过描绘长安城头白头乌鸦在夜晚于延秋门上飞翔呼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长安城的城头上,一只白头乌鸦在夜晚盘旋,对着延秋门发出凄厉的叫声。

诗人用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层的含义:
1. 白头乌鸦——乌鸦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而“白头”更暗示衰老或沧桑,暗喻时局动荡或衰败的气息。
2. 夜飞——夜晚的寂静与乌鸦的叫声形成对比,突显孤寂与不安的氛围。
3. 延秋门——这是长安城的城门,象征权力中心,乌鸦在此鸣叫,仿佛在警示或哀叹某种变故。

整句诗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画面让人感受到压抑与忧虑,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充满悬而未决的紧张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用景象说话,让读者自己体会背后的深意。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