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鹭同飞盖。
出自 宋代 秦观 《千秋岁·水边沙外》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现代解析
“鹓鹭同飞盖”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共处的自然画面。
“鹓”和“鹭”是两种不同的鸟,前者象征高贵(类似凤凰),后者代表闲适(如白鹭)。它们虽然身份不同,却能一起飞翔,共享同一片天空。“盖”原指车顶的华盖,这里比喻像伞一样覆盖的天空,暗指包容的环境。
诗人用这个画面传递了多层含义:
1. 平等共处——不同阶层或性格的人,可以和谐共存;
2. 自然之美——自由飞翔的鸟群本身就有诗意;
3. 理想社会——隐喻人们超越差异,互相成就。
这种表达巧妙避开了说教,用鸟的意象让读者自己联想,既有画面感,又留白让人回味。就像今天说“鹰鸽同翔”,既简洁又有深意。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