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出自 唐代 韩愈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人明明知道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梗着脖子硬闯,结果掉进穷困潦倒的深渊。等到快被淹死时,才扯着嗓子喊救命——这时候已经太晚了。
我们可以拆解出三层人生警示:
1. 固执的代价:像头倔驴一样不听劝,把"坚持"用错了地方。明明看到红灯还踩油门,不是勇敢而是犯傻。
2. 求救的时机:等到火烧眉毛才喊救命,就像生病晚期才找医生。生活中很多人吃亏在"等"字上,总觉得还能撑,结果错过补救机会。
3. 现实的残酷:用"水火"比喻穷饿,比直接说"没钱"更震撼。就像现代人刷爆信用卡时的"消费火葬场",都是自己亲手点燃的。
这句话的精妙在于,用"倔驴赴火场"的画面感,把人性弱点拍在我们脸上。今天那些网贷赌博的、跟风炒股的,不都是现代版的"愚不惟道"吗?老祖宗早把这种作死行为总结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