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出自 宋代 王澜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物是人非的感伤画面,用三个层次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怅惘:

1. "遥想江口依然"——用不变的风景反衬人事变迁。江口还是那个江口,但当年的人和事早已消失,这种"风景依旧,人面全非"的对比特别戳心窝子。

2. "鸟啼花谢"——用自然现象暗喻生命轮回。鸟鸣是生机,花落是衰败,两个意象碰撞在一起,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繁华与凋零。

3. "今日谁为主"——用疑问句道出最深沉的感慨。当年这里的主人何在?现在又是谁在主宰?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那些消失的故人和逝去的时光。

整句诗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拉远看不变的江口,再特写啼鸟与落花,最后镜头转向空荡荡的当下。不用直接说"怀念",但每个字都浸透着对往事的追忆,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比直白抒情更有感染力。

王澜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番禺人。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号开五居士。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