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出自 元代 虞集 《院中独坐》

译文以后的岁月要将余生寄托在哪里呢,无时无刻都关注着家乡的青山绿水。

注释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总关情: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

赏析诗人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因此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

现代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漂泊无依却又深情眷恋的复杂心境,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

"我这辈子该在哪里安顿呢?"——开头的疑问像现代人纠结"何处是归宿"的迷茫。诗人用"它年"(将来)和"此生"(这一辈子)两个词碰撞,凸显了对人生方向的困惑。

后半句给出了答案:无论在山中隐居还是江上漂泊,心里始终牵挂着什么。这里的"山中"代表远离尘嚣的清净,"江上"暗示动荡的旅途,而"总关情"三字像一根红线,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串联起来——原来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感(可能是对故土、亲友或理想的牵挂)。

最妙的是诗人没说破"情"的具体对象,就像我们发朋友圈说"放不下的还是那个地方",既可以是家乡,也可以是母校,甚至某个有故事的小酒馆。这种留白让不同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故事。

整句诗把人生比喻成一场不知终点的旅行,而情感就是行李——无论走到哪,都舍不得卸下。这种既想追寻自由又渴望归属的矛盾心理,恰恰击中了现代人"想逃离又怕失去"的普遍情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