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

出自 隋代 杨素 《出塞二首·其一》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军营夜晚的画面,用简单的事物传递出战争的紧张与停息后的宁静。

“严鐎息夜斗”中,“严鐎”指军中警戒用的金属器具(类似锣或梆子),“夜斗”指夜间战斗。字面意思是警戒的锣声停了,夜战结束了。这里通过声音的消失,暗示战场上短暂的平静,让人联想到士兵们终于能喘口气,也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连夜晚都不安宁。

“骍角罢鸣弓”中,“骍角”指红色的牛角弓(古代良弓的代称),“鸣弓”是拉弓弦发出的声响。整句是说弓箭不再嗡鸣,武器暂时收起来了。用武器“休息”的拟人化描写,既展现战事暂停的松弛感,又暗含随时可能再起的危机。

两句用“息”“罢”两个动词形成双重停顿,像电影的定格镜头:前一秒还刀光剑影,后一秒突然万籁俱寂。这种动静切换的对比,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战争的激烈,又体会到平静的珍贵。就像现代人经历忙碌后突然的安静,那种反差带来的冲击力特别强烈。

诗人没有直接写伤亡或悲壮,只是用兵器“下班”的细节,就让人联想到无数看不见的生死故事,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力量。就像用“熄火的灶台”暗示饥荒,比直接写“没饭吃”更触动人心。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