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两个生活场景讲透了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守信用和懂礼貌。
前半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就像现在朋友约你中午12点吃饭,结果你迟迟不来也不打招呼。太阳都到正午了(古人的计时方式)还不见人影,这就是说话不算数。古人用太阳位置这种直观的自然现象,让"失信"这个抽象概念变得特别具体。
后半句"对子骂父"更绝,相当于当着孩子的面辱骂他父亲。这不仅伤害当事人,更践踏了人伦底线。就像现在当着同事面贬损他家人,既没修养又伤人自尊。作者用这种极端例子告诉我们:真正的礼貌是连对方在乎的人都要尊重。
这两件事看似平常,却像照妖镜般照出人品——信用是立身之本,礼貌是处世之道。不用讲大道理,就用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场景,把"诚信"和"教养"这两个大词掰开揉碎给我们看。直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时,依然最看重这两点:说话算不算数?待人有没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