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出自 唐代 孟郊 《寒地百姓吟》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危险和紧张氛围,像暗处冷不防射来的箭,又像风吹过荆棘丛的刺耳声响。

画面感:
“冷箭何处来”让人瞬间联想到被偷袭的惊惶——你不知道威胁从哪个方向出现,只能感受到背后的寒意。而“棘针风骚骚”进一步用荆棘摩擦的沙沙声强化这种不安,仿佛危险就藏在身边的黑暗里。

情感共鸣:
诗人用极简的文字戳中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对未知威胁的警惕。生活中那些“突然的打击”——比如意外的挫折、背后的算计——都能用这两句诗精准概括。

语言魅力:
“冷箭”和“棘针”都是带刺的意象,叠加使用让危机感翻倍;“骚骚”是拟声词,不需要解释就能让人头皮发麻。这种直接刺激感官的写法,比说一百句“我很害怕”更有冲击力。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