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贺新郎·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诗人用夸张的比喻说:谁相信屈原的魂魄在千年之后,还会在水底对着粽子流口水呢?这里藏着三层妙处:

1. 用"流口水"这种生活化描写,把严肃的祭祀场景变得生动有趣。就像我们现在说"馋得流口水"一样直白形象。

2. "千年之后"的想象很穿越,把古今联系起来。就像我们现在还会在端午节纪念屈原,但诗人反问:他真的会在水下惦记粽子吗?

3. 表面写粽子,实际写人心。诗人真正想问的是:千年过去,人们用粽子祭奠屈原的习俗,到底有几分真心?几分形式?

这种写法既幽默又深刻,就像现在有人开玩笑说"老祖宗在天上看着我们过节",既保留了传统习俗的仪式感,又带着对形式主义的反思。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